教育教学
教学成果奖
《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 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发布人:贾岩  发布时间:2018-04-26   浏览次数:2143

以下是申请书的内容摘要,详情请参看附件1

成果名称:  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姓名:  徐晓飞战德臣蒋建伟冯祖洪傅育熙何钦铭飞、苏小红初佃辉李晗静吴明晖崔立真梁永全张广渊王成端董吉文

完成单位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南石油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河西学院临沂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潍坊学院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            

成果科类工学

类别代码0811

推荐序号:37002

推荐单位名称:山东省教育厅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成果简介

       作为我国最早一批慕课的建设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在前期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基础上,较早开展了慕课教育理念、慕课协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及慕课联盟体系研究。为推动慕课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起组建了中国最大的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以下简称CMOOC联盟)。主要研究内容于201312月完成,随后4年,依托联盟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跨校开展了大规模协同教改实践,走出了中国式慕课发展道路。

       团队坚持互联网+协同教育理念,提出了跨区域多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教学新模式,即以1组名师引领建课,跨区域协同M所高校,使N多个学生受益;同时,还在慕课共建共享机制、慕课联盟体系、慕课质量规范、慕课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建设了享誉全国的计算机类慕课群及在线开放实验平台,应用范围覆盖全国300余所高校,为我国以慕课推动高校教学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

       成果概括为:1+M+N”模式 + 11111”教学成果 +12345”应用成效

        1)教学成果

    • 一个全国最大的MOOC联盟,加盟学校500余所。

    • 一批慕课(32门慕课,含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4门)、教材(25部,含新形态教材12部)及在线开放实验平台(2个)。

    • 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慕课名师10人)及跨校教学课程组(4个)。

    • 一批区域教师培训中心(3个)及省级地区工委会(4个)。

    • 一系列慕课建设/应用实施指南、规范或标准(4套)。

        2)应用成效

    • 一百余场全国或跨地区慕课大会特邀报告及更多专题报告,广泛传播了慕课应用经验

    • 两类慕课试点学院(联盟试点2个和西部试点3个),共建共享政策探索取得突破。

    • 三百余所高校使用成果,其中70所高校以书面证明对成果给予高度肯定。

    • 四百余万人次学生选课受益,收获慕课学生好评数万条。

    • 五万余人次教师接受慕课教学培训,推动更多学校教学改革。

    • 团队教学成果分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 慕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短缺、学生多渠道学习环境与资源不足问题。

    • 跨区域跨校慕课协同教学,解决各区域不同层次高校教学需求及东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 以慕课推动教学方法改革,解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教学不足,及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欠缺问题。

    • 适应慕课的教学管理与机制,解决在线开放课程标准规范欠缺、管理机制待完善问题。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围绕以慕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从教育理念、协同模式、资源共建、联盟体系、教学方法及规范标准等方面,解决高校教学改革关键问题。

(1)树立互联网+协同教育理念,为协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

       以学习科学为理论指导,参考学习金字塔模型、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等,从教育理论层面研究慕课及其认知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协同教育”理念,探索慕课协同教学模式及实现路径等;发表教改论文40篇,被下载4万余次。

(2)提出跨区域跨校“1+M+N”协同教学模式,解决慕课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问题

       提出了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教学模式,将传统慕课的在线开放学习模式同教师指导下的有组织课堂学习及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相结合,更适应我国高校的教学组织方式和特点,这与美国式“1+N”慕课模式有很大区别。

       围绕“1+M+N”模式,以课程引领、以地区工委会组织、以联盟项目支持,助力当地教师以SPOC实施慕课本地化,推动300余所高校实施教学改革。

(3)整合名校名师名企力量,围绕计算机类公共课和专业课,名师引领、众师共建、校企合建优质课程,解决资源不足问题

       建设慕课32门,出版教材25部。

       4个跨校课程组,基于慕课建设本地化SPOC,形成4类分层次在线课程群(即一门优质慕课+多门本地化SPOC)。

       建设在线开放实验平台2个,300余所院校1400位教师共建14000个实验题目。

       联合IBM、微软等企业,共建68门产业新技术类慕课。

(4)基于MOOC/SPOC实施混合教学方法改革,解决教学手段不足问题

       实现了基于慕课的多通道(视频、课件、教材、在线练习、在线讨论)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凝练了生讲生评、师导生演、以练代讲等10种形式的翻转课堂,改善了教学效果。

       结合手语、分色字幕等探索了面向聋哑学生的慕课教学方法。

(5)创新联盟协同机制,推动在线课程共建共用,解决资源共享不充分发展不平衡问题

       通过CMOOC联盟实现了“指南/规范引领,校企合作共建,多校众师共享,认证评优促进”的慕课共建共用新机制。

       引领4类跨校课程组,建立课程推动协同机制。

       建立3个区域教师培训中心,推动分层分类培训,开展教师培训百余场。

       主持4个地区工委会,建立组织推动协同机制。

(6)制定慕课质量标准规范,探索慕课教学组织与管理机制改革,解决标准缺失和管理不规范问题

       制定慕课建设、开放服务、翻转课堂、分级评价4套规范/标准。

       认证联盟建设课程54门,评选优秀课程25门及优秀教学案例18项。

       2个联盟试点和3个西部试点学院,推动学校出台政策文件41件。

3.成果的创新点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协同教育”理念,在慕课协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共享应用协同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探索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主要创新点有:

(1)提出了跨区域跨校“1+M+N”协同教学模式,推动慕课与校内教学环节的融合

       首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教学新模式及其教学方法,多校教师基于慕课建设本地化SPOC,形成分层次在线课程群,解决了“大规模教学”与“分层次差异化教学”的矛盾,创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协同教学新形态。“1+M+N”协同教学模式是对美国式“1+N”慕课模式的创新突破,既有助于以名校名师名课带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教学质量的内涵式提高,又有助于解决我国地方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高水平师资短缺与教育公平问题。

(2)创新多种形式的“MOOC+SPOCs+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解决高校学生互动与课堂讲授间的系列矛盾

       针对中国高校实际和学生学习特点,实现并不断完善随时随地互动学习平台和共建共享在线实验教学平台的教学方式,凝练了10种形式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解决了课堂讲授与学生互动受限于学时、大班课程转为小班教学受限于师资等矛盾,支持互动式、探索式、协作式等教学,改进了各校教学水平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效。

(3)建立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协同工作新机制,制订慕课相关的实施规范、认证标准与管理制度

        建立了由全国500多所高校组成的CMOOC联盟,以专项工委会、跨校课程组、地区工委会、区域培训中心、试点高校等新型组织形式,创新构建了全国在线开放课程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了慕课相关的实施规范与分级认证标准,解决了慕课推广应用过程中协同困难与参与积极性问题。地区工委会借助优质资源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慕课教学推广工作。联盟试点学院与西部试点学院探索建立了适应慕课的新型教学管理机制及配套政策,为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与政策保障提供了示范与经验。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成果丰富

优质慕课32门(含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

在线开放实验平台2个,300余所高校1400名教师共建1.4万道实验题目,注册35万余人。

教材25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5部。

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期刊发表教研论文40篇,被下载4万余次。徐晓飞2013年完成的慕课论文在《中国大学教学》发表后被下载1.5万次,居该刊近20年下载量第一位。

建立慕课建设及应用、翻转课堂及分级认证等标准规范4套。

出版专著1部,汇集教学改革案例9个。

教改成果被教指委组织鉴定为“国内首创”。

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2)受益面广

       慕课及实验资源选用学校300余所,开设SPOC 300余门次,选课人数420余万人次。教材有200余所高校选用,发行120余万册。

       全国性慕课大会特邀报告100余场,各类各层次教学会议报告400余场,培训500余所高校教师5万余人次。

       在西部10个省区100多所高校推广应用慕课。

       在特殊教育领域开展3门慕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受益聋哑学生400余人。

       推动联盟设立了23个地区工委会,有效支撑了成果在全国范围推广。

(3)应用效果好

       300余所高校采用本成果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教改试点班成绩比非教改班提高15%左 右。70所高校出具证明对本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成果收获学生好评数万条,反映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大幅提高。

(4)影响力大

    1)优秀在线课程教师誉满全国

       4人获中国大学MOOC年度突出贡献奖/杰出贡献奖,20余人次获中国大学MOOC年度优秀教师。

       3门课程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大学MOOC最受欢迎前20(平台总计1000余门慕课)

       年轻教师通过慕课脱颖而出;如浙江大学翁恺创当年选课人数最高纪录,累计选课达183万人次,被称“中           文MOOC第一人”。

    2)成果经验广泛传播

       在教育部组织在线课程培训会上向全国76个专业教指委与20个省区教育厅介绍经验。

       河西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基于慕课本地化提高不同基础学生学习效果的经验,引起教育部高教司关注,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两次组织现场会进行推广。

       多次向企业界传播慕课教学模式,助推产教融合,受益企业500家以上。

       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成果受到国外同行好评。

     3)获教育部高度肯定

       徐晓飞等多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慕课会议上做特邀报告介绍成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在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上,团队有4人分别做大会报告或参加新闻发布会介绍成果,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几十家媒体报道,教育部高教司专门致信CMOOC联盟表示感谢。

       附件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